高铁票?就像是大姐心里的那颗摇钱树,能看不能碰。说真的,谁能想到2025年了,火车飞机轮船都坐明白的人,偏偏被高铁卡了壳?你别笑,我刚听她说完这事,差点没把水喷到键盘上。可转头一想,活色生香的生活里,还真少不了这种小反差。
她啊,六十出头,气场不比邻居家那条大黄狗弱多少,小时候成绩在班里也不是吃素的。翻过的山,见过的世面,搁年轻人身上都能吹三年牛。可一提到手机买票,脸上的自信直接碎成渣。上次我给她演示怎么用12306买票,她盯着屏幕目不转睛,嘴里还嘟囔:“这钱要是一失踪,找谁要去?”讲真,那眼神,仿佛下一秒整个支付宝都要寄到火星。
她的小姐妹们也是一群“奇女子”,平时拍抖音会玩变装,彩色丝巾甩得比广场舞还飘逸。说要去衡山,集体坐公交跑到高铁站,准备一探究竟。工作人员讲了一大通,回头一问,还是一脸懵。人多胆子大,结果全成了没头苍蝇,最牛的是全员空手而归。
别以为这只是个“老年人不适应新时代”的梗,往深里扒拉一扒,能翻出一箩筐社会现象。你看那份数据,2023年,55岁以上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。数字鸿沟不是段子,是活生生的现实。新闻里年年有,某大爷手机点错按钮,养老金全打水漂,某阿姨被假客服绕进圈套,银行卡直接变寡妇。你说她们怕不怕?
家里人想帮也不是不想帮,现实却总是给你上眼药。儿女上班的上班,谈恋爱的谈恋爱,姐夫还停留在“诺基亚年代”,连二维码都觉得像外星科技。你说让谁带着上路?谁家没点事?身边的朋友也都差不多,谁家老人不是在网上买票栽过跟头?想想也有点心酸。
有意思的是,大姐这代人不缺生活的勇气,缺的是对“虚拟世界”的信任。小时候算盘打得啪啪响,后来学会用银行卡,突然让她们跳到手机刷脸、扫码支付,一步到位,确实有点像让爷爷奶奶直接上太空。老家那边有个大妈,去年终于在孙子的指导下用手机买了人生第一张高铁票,全村人都来家里祝贺,气氛热烈堪比过年。这场面,搁城里人身上,谁能懂?
换个角度说,年轻人也别觉得自己牛。说不定哪天元宇宙、AI助手全面上线,咱们这代人也会一脸懵圈。到时候,轮到儿女嫌弃咱们“怎么这么笨”,心里那股无力感,指不定比大姐还强烈。技术,永远在你以为自己最牛的时候,给你一记闷棍。
大姐其实不是不想学,是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网络诈骗的主角。她嘴上说着“怕麻烦”,其实心里还是不服气。就像CBA那个老将,退役前死活不用智能机,退役后抢红包玩得比谁都溜。你说这是不是人性的小幽默?
其实现在不少地方也在努力,比如开设老年人网络课堂、保留人工窗口,但真到用的时候,老太太们心里还是没底。安全感比什么都贵,这事儿没法靠一节课、一个窗口就能解决。
说回衡山之旅。大姐和我妈一合计,觉得这次得来个“高铁首秀”,我就成了指定司机兼现场讲解员。其实我心里也没底,谁知道她们能不能玩明白?万一到时手机没信号、APP崩溃、导航迷路……光想想都觉得刺激。可不试试,永远都在原地打转。小小的高铁票,好像成了现代家庭的试金石,考验的不仅是技术,还有耐心、亲情和那点“能不能豁得出去”的勇气。
这种体验你要说没意义,那也未免太小看生活的戏剧性了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绕不开的坎,谁都不例外。像大姐这样的人,可能你家就有一个。高铁、数字鸿沟、网络购票、老年人出行……这些词在搜索引擎里日夜流转,背后装着多少人的小心思和大情绪。
你说以后她们坐上高铁,是会感叹“原来就这?”还是拍照发朋友圈,配上“人生第一次”的小作文?谁知道呢。倒是我挺期待,哪天她们能反过来教我点新鲜玩意,比如抖音直播带货、短视频变声,谁说老年人只能被新科技困住?活到老,玩到老,谁规定的边界?
写到这儿,忽然想起一句话:生活嘛,就是永远别把“我不行”说太早。你家有没坐过高铁的大姐吗?或者,谁是你心里那个还没迈出第一步的人?留言聊聊,说不定下一个高铁首秀的故事,就发生在你家客厅里。
深圳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