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00个学生竟没一个上清北?”
网红“荆楚公子”公开发文嘲讽华坪女高,当然了,除了质疑华坪女高的清北录取率。
荆楚公子还指出:这所高中信奉的就是死板的“刷题、背书”。
不少网友被舆论带偏,也纷纷质疑起了张桂梅校长。
但更多人认为:考上清北就高人一等了?清北培养那么多人才,也没出来一个张桂梅啊!
那么,张桂梅校长的教育方式,真的失败了吗?
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赘述在文章结尾。
展开剩余93%大山女孩的读书梦
2023年高考季,网红“荆楚公子”突然在社交平台,公开质疑张桂梅:
“华坪女高办校多年,2000余名毕业生竟无一人考上清华北大?”
还有跟风的网友们嘲讽这所名校是“小镇做题家”,华坪女高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但对此,张桂梅校长的回应特别实在:
"这些孩子哪有什么选择?教育资源就这么点,她们只能拼命往前冲。"
这番话道破了她近乎“魔鬼训练”的教育真相。
华坪女高里,每天凌晨五点,张校长的大喇叭就会准时响起,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叫醒学生。
吃饭只给十分钟,午休只有40分钟,洗漱和吃饭必须全程跑起来,否则时间不够用。
宿舍每天晚上十二点才熄灯。
有人说这太残酷,可张桂梅说得明白:"你们来这儿不是享受的,是来改命的!"
这位"荆楚公子"的质疑看似尖锐,实则却是暴露了他对教育本质的误解和对现实的无知。
对于华坪女高的学生来说,她们没有素质教育资源,基础薄弱。
别人用六年打基础,她们只有三年时间追赶。
张桂梅的教育本不是为了培养精英,而是要改变命运。
对这些原本可能辍学打工、早早嫁人的山区女孩来说,考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意味着人生轨迹的根本性改变。
她们虽没进清北,却走进了浙大、厦大、武大这些同样响当当的学府。
更重要的是,她们现在成了医生、教师、警察、军人,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社会。
有网友的回怼特别精彩:"清北是培养出了不少精英,可培养出张桂梅这样的人了吗?"
没错,当某些名校毕业生忙着出国镀金时,张桂梅却把自己种在了贫瘠的山区。
用二十多种疾病换来两千多个女孩的新生。
那么,是什么样的契机,促使她在困境中创办女子高中,改变了无数女孩的命运呢?
用生命点亮大山
17岁那年,张桂梅失去双亲后随姐姐南下云南。
她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,却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。
然而,命运对她的考验并未停止。
1996年,张桂梅的丈夫董玉汉被诊断出胃癌晚期,尽管四处求医,但终究是没能撑下去。
丈夫的死,让张桂梅深受打击。
为逃离悲伤,她主动申请前往最偏远的华坪县教书。
原本只想找个地方疗伤,却没想到这一去,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。
原来上课的时候,她发现班上的女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就不来了。
一打听才知道,家里穷,重男轻女,女孩子读到一半就被拉回家干活或者嫁人。
她急了,翻山越岭去学生家里,看到的场景让她心如刀绞。
十三四岁的女孩,本该坐在教室里的年纪,却在灶台前忙活,等着被嫁出去。
"不行,这样下去,她们一辈子就完了。"
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她无法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女孩子们葬送了往后余生。
她下决心,要把孩子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的接班人,为此,她打算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。
可钱从哪来?她开始了长达五年的"乞讨"生涯。
寒暑假别人休息,她拿着各种证件满大街求人:"给我一块钱吧,我要办学校。"
人家把她当骗子,骂她、赶她,甚至放狗咬她。
五年下来,只筹到一万块钱。
转机出现在2007年。
她当选党代表去北京开会,穿着打补丁的裤子引起了记者注意。
故事见报后,政府终于拨款200万,于是华坪女高诞生了。
办学的日子比筹钱更苦,学校刚建好,啥都没有,老师来了又走。
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,拿着喇叭挨个宿舍喊学生起床。
晚上查完宿舍已经半夜,第二天照样5点起。
她把工资、奖金全贴进去,自己每天只花3块钱吃饭,馒头配咸菜是常态。
长期的操劳让她一身是病——肺气肿、肾囊肿、骨瘤……
检查后医生说必须立即手术,她硬是拖到学生高考结束才去。
手术后没几天,又拄着拐杖回学校了。
有人问她图什么,她笑着说:"看着这些丫头考上大学,走出大山,比啥都值。"
多年的坚守与付出终有回报。
2021年6月29日,她被授予 “七一勋章”。
这份荣誉是对她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,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华坪女高。
当记者询问她,是什么支撑着她创办女高,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时。
她坚定的回答:是信仰的力量,是我对党的承诺!
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了解了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后纷纷伸出援手,慷慨资助。
使得学校有了更好的办学环境,让更多大山女孩的梦想有了腾飞的翅膀。
而张桂梅,还在那所学校里,拖着病体,继续她的守望。
让每朵花都能绽放
就这样为教育付出了一生的张校长,却还要面对网上"2000学生无一考上清北"的质疑声。
这位被质疑 "教育失败" 的校长,却亲手给了那些大山里的女孩一个机会,一个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有网友分享说,自己的表妹就是山区女孩,初中毕业后家里就不让读了,要留着钱给弟弟上学。
看着表妹的未来被葬送,他特别理解张桂梅为什么要那么"狠"。
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,高考真的是唯一的出路。
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但至少要给她们一个奔跑的机会。
还有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在网上留言:张妈妈教会我们的,不只是知识,更是尊严。
当一个女孩从"注定要早早嫁人"变成"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"。
这种改变的意义,远比考上哪所大学更重要。
这种朴素的教育理想,恰恰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。
结语
教育的意义,从来不是制造学霸,而是让每一朵花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绽放。哪怕她们开得没那么耀眼,但只要能够盛开,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。
参考文献:
1.人民网:《“校长妈妈”张桂梅:我把她们送出大山,她们把我留在人间》-2024-09-10
2.极目新闻:《华坪女高第十五次送考:全校师生举着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,张桂梅称活着就会送考》2025-06-07
3.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:《张桂梅希望学生走出大山托起大山》
4.光明网:《张桂梅:送考15年 给她们自信和力量》-2025-06-07
5.红星新闻:《传记作品《张桂梅》出版,记录她60余年的人生经历》-2025-06-05
6.纪录片:《你好,张桂梅》-2021-10-3
参考文献:
1.人民网:《“校长妈妈”张桂梅:我把她们送出大山,她们把我留在人间》-2024-09-10
2.极目新闻:《华坪女高第十五次送考:全校师生举着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,张桂梅称活着就会送考》2025-06-07
3.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:《张桂梅希望学生走出大山托起大山》
4.光明网:《张桂梅:送考15年 给她们自信和力量》-2025-06-07
5.红星新闻:《传记作品《张桂梅》出版,记录她60余年的人生经历》-2025-06-05
6.纪录片:《你好,张桂梅》-2021-10-3
发布于:河南省深圳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